9月中旬開始,鄭糖1701合約從6200元/噸一路上行,最高漲至6765元/噸,走出近600元/噸的行情,一改兩個月前的頹勢。國慶節前,市場做多情緒高漲,現貨報價不斷大幅度上調。在經過國慶節長假的“冷靜”后,市場情緒是否會發生改變?
商務部調查無實質性利好
9月22日,商務部出臺《關于對進口食糖進行保障措施立案調查的公告》,表示會對進口食糖展開保障措施調查,并在6個月內結束。調查結果將決定是否對現行食糖進口稅率做出調整。
市場認為,主旋律是維持不變甚至增加關稅,下調幾乎不可能。行業內的訴求是想對進口食糖征收155.90%的關稅。若真如此,那加工糖價格將大幅度倒掛。這樣一來,就基本斷絕了進口,國儲糖與淀粉糖將擠占加工糖的份額。
上述公告看似利好糖價,但筆者認為,其對目前糖價的提振作用并不大。其一,這次商務部調查是由廣西糖業協會提交申請的。廣西糖業協會并不能代表行業各方的利益,如加工糖廠。目前,加工糖廠的加工規模在千萬噸以上,一旦大幅度提高關稅,不排除加工糖廠大面積破產的可能。所以,要提高關稅,面臨的壓力很大。其二,在不調整關稅的前提下,進口配額外的利潤已經是大幅虧損,進口積極性本就很低了,即便提高關稅,進口量也不會少太多。總體而言,商務部這份公告更多的是影響市場情緒,對糖價并沒有實質性利好。
廣西地方儲備糖成變數
9月3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財政部決定于10月下旬投放第一批國家儲備糖,數量35萬噸,競賣底價為6000元/噸。國家儲備糖投放通過華商儲備商品管理中心電子網絡系統公開競賣,競賣標的單位為300噸。
從年初說到年底的國儲糖即將出庫。在新舊榨季交替之際,市場上貨源又不多的情況下少量拋儲,對糖價的影響其實并不大。
35萬噸國儲糖,不算多,也不算少,這樣的數據屬于意料之內。但值得注意的是,這35萬噸糖僅是國儲庫存,還有50萬噸的廣西地方儲備沒有提及。
剩下的變數就是50萬噸的廣西地方儲備了。如果這50萬噸廣西儲備糖也在同一時間段拋出,那便是大利空。35萬噸只是一個開始,隨著拋儲的進行,糖價面臨的壓力將越來越大。
供應將逐步放量
9月以來的上漲行情主要由供應不足驅動。第一,國儲糖已經放了兩三年,要出庫,加工是必須的。在國儲糖正式投放市場前,不少加工糖廠已經接到加工通知。此外,原糖價格一路飆升,加工持續虧損,進口數量并不大。第二,瑞麗口岸聯檢中心至木姐告邊境貿易區即將實行封閉管理。這一區域是走私糖的高發地,實行封閉管理能有效打擊走私。第三,在糖價大漲的背景下,糖廠應該很樂意出貨,但9月,糖廠現貨不報價甚至報售罄的情況經常出現,說明貨源真的不多。
后續來看,國儲糖即將投放,11月南方甘蔗也要開榨,市場供應將逐步放量,糖價難以持續上漲,階段性回調是不可避免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