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甘蔗制糖產量已連續13年居全國第一,現有56個縣(市、區)種植甘蔗,面積超過66.7萬多公頃,有2600多萬農民種植甘蔗,有30多萬與糖業生產有關的產業人員。但與目前進口糖相比,廣西糖產量、質量及國際市場競爭力仍處于劣勢,除少數幾家大型企業生產的優質白砂糖尚能滿足國內高檔飲料用糖外,廣西大多數糖廠生產的白砂糖無法滿足跨國食品企業對用糖質量的要求。由于廣西絕大部分制糖企業都是季節性產糖,產品質量相近,且品種單一,食糖上市集中,而產糖質量又達不到日本、韓國等周邊國家的質量標準,無法大量出口。因此每逢廣西食糖豐收的時候,一個小小的利空消息就會導致價格暴跌,出現庫存“滯脹”的問題。
針對這一問題,行業專家建議應對先從廣西區內現有的生產工藝進行升級改造,如已在廣西部分制糖企業試驗并獲得成功的蔗汁和糖漿氣浮清凈技術以及低溫磷浮工藝,可以先從有條件的企業開始使用并逐步加以推廣至廣西全境,生產技術的革新將大幅提升廣西產糖的質量水準,也會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并改變廣西食糖賣難問題。
![]() |
|